首页 > 品牌百科 > 查看内容
  • 分享到

【公链竞争】 深度分析公链发展:数字资产交易所与公链的缠结

2018-08-10 22:40

来源:蓝狐笔记

作者:陈浩


我在公司内部一直强调代币标准(token Standard)的重要性,代币标准意味着门槛极大降低,商业模式可以被复制,那么微创新就会很快,行业发展就快,否则大量的人力和资金都会浪费在重复制造轮子,行业发展就慢。

成为丰富生态的公链必要条件就是包含若干个代币标准,这些代币标准目前来看有两种类型,同质型(ERC20、MST)和非同质型(ERC721、MIT),行业的发展应该还会催生一些新代币标准类型。

那么支持代币标准的公链有哪些呢?在比特币上有Omini协议、以太坊有ERC20等一系列代币标准、元界有MST代币标准。现实的情况是,1C0的兴起于2017年初,而ERC20代币标准开发较早(2015年),已经成为事实意义上的行业代币标准(仅同质型)。目前的现象是,催生出一大批支持ERC20代币的交易所,包括钱包、行情软件,所以围绕代币标准构造生态是非常之快的。

我们接下来看看交易所,据统计,全球交易平台超过8万多家,而数字货币+Token却不过万,按道理这应该供大过需的,Token占据主导地位,但现实的情况是,交易所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些交易所还处于搭建框架的状态,意思就是说技术上虽然可以很快部署一套交易所,但实际上交易所的运营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很多新交易所都没有运管经验,然后只能干什么呢?——运营上抄大交易所。

如何抄袭,很简单,看看大交易所交易哪些币种,比如大交易所部署了比特币、以太币、USDT等交易对,新交易所就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抄”这些主流币种交易对上,所以很容易与大交易所同质化竞争,也就是你能交易的TOPxx的主流币,大交易有更好的体验。也就是说,交易所虽然供给了,但是交易所的门没开,这里的门,是指——上币 (Listing Token)。

换句话讲,就是开这么多新交易所,但是上币速度没跟上去,没解决问题,实在太慢了,上了很多单币种的TOPxx的公链又怎么样呢,新交易所首先需要熟悉并且搞定这些公链的主网,例如Omini协议就相对复杂,完事了交易体验还不如大交易所。我认为解决方案就是用上币这件事活跃整个市场,增加血液流动速度,这样整个行业发展都会提速,总结一句话——上币速度决定了区块链行业发展速度。

那么如何提升上币速度呢?当然是代币标准了,一个交易所应该多支持具有代币标准的公链,少支持单币种的公链(比特币除外)。这是软件工程的特性决定的,如果输入同样的人力,具有代币标准的公链的产出将是单币种公链的数十倍。所以作为交易所,没有理由选择对接独立公链,这个时候就会选择提高上币门槛(上币费、投票等),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独立公链的开发门槛更高,运营门槛也更高,高到一定程度,如果我能选择一个既存的公链完成应用,那么就没有必要开发属于自己的单币种公链了。

所以我早在年初的文章中也断言过,具有代币标准的公链将会是最后的赢家,而只做垂直生态的公链很容易被其他生态更强的公链“吃掉”。毫不客气地说,如果各位是价值投资,看到垂直生态的公链就可以绕着走了,迟早被“吃掉”,这里的吃掉有两层含义,第一是主动把用户迁移到其他公链上,放弃自己的公链(基础设施)。另外一层含义是被竞品替代掉,而竞品刚好选择的是其他生态更强的公链。这里,有人可能会提跨链,这个属于技术迭代周期,会相当长,想活下去还是不要押宝得好。

所以由于代币标准的存在,交易所和公链可以相互成就,交易所的上币速度可以提升数十倍,而公链因为交易所的支持,生态发展也将会十分迅速。

以上分析会带来一个供需变化,如果因为代币标准的存在,交易所的运营能力大幅增强,那么新项目就会如春笋般冒出,2017年以前具有稳定运营能力的交易所十分稀有,代币标准的出现降低了技术门槛,提升了运营能力,这样就会出现大量真正意义的“新交易所”。

新在哪里呢?正常供需是一个交易所可以支持上万个Token,长期目标是十万数量级以上的Token。支持到什么程度呢?街边的奶茶店可以发个Token上交易所,所以这也是“币改。

目前来看,只有极少数人意识到了上币速度的重要性,相反很多交易所还出现了上币排期的事情,我就觉得奇怪,逼着运营和技术把上币速度提起来,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速度将提升许多倍。

总之,上币速度慢的交易所,首先就会被淘汰掉,以后交易所的一个常态应该是以快速上币、快速淘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涉及到下面一个话题。


发表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