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频道通推出了《2020消费品牌增长洞察报告》(以下称《洞察报告》)。
2020
《洞察报告》或许能给不少寻求改变的企业一些新思路。《洞察报告》通过分析
电梯媒体
一是,都抓住了增长型客群;二是,实现了差异化定位,在消费者心中停锚;而三是,通过等强力曝光平台引爆品牌,这也是管理者或者经济学者不太说,甚至不太注意的部分。
图源:微博@TeamFKR小光
我们优先细说“借助强力曝光平台引爆品牌”这个
。
强力曝光和集中引爆
,
互联网时代多元化的投放渠道会让品牌有错觉,只要投放渠道足够广足够多,就能触达越多消费客群,然而事实上,投放渠道的多元化反而削弱了用户的注意力,品牌根本无法触达目标消费客群,也
针对这个问题,《洞察报告》为强力有效触达目标消费客群提供了重要的路径参考之一:电梯广告。
吴晓波频道为此援引了益普索发布的《2019年中国国内流行广告语受众调研报告》的研究:被访者记忆最深刻的前十大广告语中,有81%来自电梯媒体。
也有无数品牌用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饿了么、飞鹤等等品牌在电梯广告投放期间都获得了极大关注。2017年飞鹤与分众传媒进行战略合作,通过电梯媒体对品牌进行集中化引爆。投放期间,飞鹤的百度指数增长了一倍以上。
其中原理并不复杂,甚至非常直观简单,广告的本质在于重复,受众的本质在于遗忘,而电梯空间封闭、手机信号弱,同时又是城市消费力强的主流人群每天必经的场景,其触达强制、高频又高效。
市场上甚至流行一种说法,在全国电梯广告上刷屏什么,就知道下一个要流行的品牌是什么。
这也是各大品牌选择与分众携手造势的原因。
分众电梯传媒覆盖大中城市的写字楼,刚好切中3亿主流新中产的必经之地。
当然,也并非做好了这一点,品牌就能高枕无忧,以下两个基础没做好也是枉然。
没有终身用户的企业,没有竞争力
需要重申的是,
企业成功的底层逻辑是,不只是满足消费者需求,而是长期持续满足消费者需求。
这其实与当下一些以流量思维起家的“快公司”理念相差甚远。
“快公司”为流量,选择的是更低端需求更片面但规模更大的客群,更多的是选择价格战而非差异竞争。这些流量思维品牌虽然发展快,却很容易被消费者遗忘。这就跟演艺市场上层出不穷的小鲜肉一样,刚被一波偶像剧粉丝追逐,就可能被下一波“老公”替代。
其实,“快”本身不是问题,依靠网红爆款新品崛起的企业某种程度上也满足了消费者图新鲜感的需求。
但从品牌发展而言,这样的“快”是很难提供更多有品质的体验,当然也不能培养发展稳固庞大的终身用户群。一些快速崛起的网红消费品牌已经验证过,
用低价讨回来的用户根本没有体验感,也就没有忠诚度可言,在竞争对手给足一波打折后就会快速流失。
经济学者和管理学者都有一个共同观点,没有终身用户的企业,就没有竞争力。终身用户的数量才能决定品牌的价值。因此,想长效发挥品牌势能,就必须打好“终身用户战略”,选择服务好潜在的终身用户。
而什么才是好的潜在终身用户?《洞察报告》解答了这一点,其总结的消费品牌成功第一个基因正是:认准增长型客群,放长线钓大鱼。
《洞察报告》举出案例,新型茶品牌竹叶青,健康饮料元気森林和国产奶粉第一品牌飞鹤奶粉无一例外都选择了增长型客群。
口碑互通、
《洞察报告》分析所谓增长型客群多数为城市新中产和Z世代。新中产在乎产品品牌度和效果,对价格脱敏。Z世代是95后和00后,他们每月可支配收入高达3501元,他们虽然口味新鲜,但更在意个性化体验。增长型客群更有消费力和品质追求,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转化出更多具有价值的终身用户。同时这类客群还会通过体验投票,倒逼企业不断迭代,提高竞争力。
差异化定位,
如何将增长型客群变成稳固的终身用户群?《洞察报告》同样指出了方向:通过差异化定位,找到深入消费者心智的锚。这是其实《洞察报告》分析得出的消费品牌成功的第二大基因,企业设计用户体验的时可以以此作为考量。
终身用户之所以终身就是因为他获得过令人难忘的产品体验,他感受到产品是为其精心设计过的。
想让用户产生这样的用户体验,其实说白了,就是找准差异化定位,研究你的竞争对手,提供竞争者尚不能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同时还需要形成自己专属的锚——就是解决消费者至少一个很普遍的消费痛点。《洞察报告》以小仙炖举例,小仙炖通过用户线上下单,工厂接单后当天鲜炖并冷鲜配送,解决消费者对燕窝新鲜度的痛点,提供了竞争对手没有提供的服务,迅速而有效地将稳固用户群。不仅如此,对于燕窝食用新鲜度有体验追求的用户来说,小仙炖提供的服务体验,又是向朋友推荐的理由。
小仙炖这一系列操作,稳固了已有消费客群的同时,无形中又扩大了消费客群的基数。
美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一项服务或者产品不满意,会导致客户至少向11个人抱怨;如果一个客户对产品或者服务高度满意,他至少向5个人推荐。如果客户的痛点和对产品的抱怨被解决,那么95%的客户会复购,忠诚度大幅提高。
其实,市场起起落落这么多年,历史告诉我们,
基于长期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底层逻辑出发,品牌必须抛弃短频的流量思维,切中真正有价值的金主消费者,寻找差异化价值,解决用户痛点,不断迭代用户体验,通过真正强有力的曝光平台加深用户的品牌认知,培养自身的终身用户规模。
201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