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能看到的是核心业务及高流动性的业务采用区块链是没有什么必要的。但是一些离散化的场外业务,甚至是国际业务,采用区块链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当然这里有不同的做法。简单的做一个登记,就是记账,这是一种做法,如果里边真的要跑虚拟货币,或者跟法币挂钩的货币,这里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央行的问题。
大家都面临着我们国家的这个货币政策方向的问题,所以区块链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不涉及货币,只做登记和结算,这种虚拟资产的搬家还是可以的。有合适的应用场景,我们可以尝试的做起来,我相信这个前景还是有的。而第二种,凡是涉及到货币的,那可能最后就是取决于央行,这是我一个基本的观点。
如果不涉及货币的问题,五年或者十年以后,是否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应用,我认为这个是有变数的。目前的这种做法,无论是公有链证明还是权益证明,用一个私链,比如像我们这个登记公司的私链,它到底能够怎么用,目前还不是很确定,这是第一点。它是不是能够原封不动的拿到我们这样的一个场景来,还是说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造?如果是根本性的改造,安全性是不是经过了足够时间的考验,是不是可以马上进入生产,我觉得五年肯定是不乐观的。大家现在都很积极地在探讨,在研究,在调研,在评估。我认为就我们核心的交易和结算的生产机构,要是有区块链进来,五年之内肯定是不乐观的。但是区域性的、离散化的、低流动性的、场外的,有合适的场景,肯定是可以,五年之内应该是可以见到的。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尚处早期阶段,各种技术方案、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等还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区块链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和理论,人们的认知、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要想在这一领域弯道超车,赶超先进,引领世界,还需要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投入,需要理论研究者、网络技术者、金融从业者,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的积极投入、勇于探索和不断的创新。
作者简介:白硕,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博士。曾任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软件室主任、软件方向首席科学家。2000年起参与组建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协调中心(CNCERT/CC),2002年起任上海证券交易所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