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化分工的不断成熟,现今供应链金融强调的是上、下游成员企业相互竞争与相互协作的特殊关系,换言之,谁有竞争优势谁有话语权,谁来制定交易条件与习惯。
其中的特殊关系则是,从最初级的原物料,经过加工、制造、运送到最终消费者整个链条,形成了该行业特性。在此种情形下,金融机构了解上、下游议价能力与行业交易特性,经过风险评量,提供综合化、多样化和客制化的金融产品或服务,满足链条上成员企业金融需求的解决方案。
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
1、供应链金融1.0:以人工授信审批为主
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被笼统称为“1+N”,银行根据核心企业“1”的信用支撑,以完成对一众中小微型企业“N”的融资授信支持。供应链金融1.0银行授信依托核心厂的信用,来缓解银行对其上游的供应商或下游经销商授信风险,采取人工授信,一事一议,所以无法借助科技手段达到批量获客。
2、供应链金融2.0:以银企直联为核心
供应链金融2.0以银企直联为核心。核心企业采取自动化的ERP来管理供应链,以降低库存成本和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此时银行为了提高服务竞争力,遂与核心企业达成“银企直联”的协议,由于得到核心企业的配合,银行除了可以依托了核心企业的信用对上游供应商与下游经销商授信外,还可以达到批量获客目的。
3、供应链金融3.0:以三流合一平台为核心
供应链金融3.0以三流合一平台为核心。供应链金融3.0是以平台为核心,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成为三流合一的信息平台,银行握有供应链条上所有成员企业的交易信息,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鼓舞了银行不断的创新或改革商业模式,打破了二八定律,让银行瞄准着80%的中小客层。由于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支持,可以大幅的降低银行操作成本与风险管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