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传统风险投资被来势汹汹的 ICO 搞乱了阵脚,似乎区块链项目掌握了新的融资渠道,他们可以让风险投资走开。不过,最近出现的数据显示,投向加密货币领域的资金开始更多转向 ICO 之前的私募和预售阶段,同时,单纯投资 ICO 的金额则趋于下降。
据 TokenData 的数据,今年 2 月 进行的 ICO 中,私募和预售阶段,募集了整个 ICO 过程中超过 60% 的资金,这个比例远远高于之前。
此外,CBInsight 制作的下图也显示了区块链领域新的融资结构:在「其它轮」中,风险投资参与的比例显著增加。本图所谓的「其它轮」,其实包括了 ICO 之前的私募轮和代币预售阶段。
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来讲,这其中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
代币的预售是指在大规模公开发行代币之前进行的销售,通常没有固定架构。部分案例中,预售是向早期投资者 包括合格投资者和未授权投资者 折价出售代币。而在另外一些案例中,ICO 团队出让小部分股权,换取外部资源助推其 ICO。
ICO 通常成本昂贵,常常牵扯到法律、营销和顾问成本开支。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区块链企业进行 ICO, 才有可能拿得出钱来支付这些成本。
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风险投资机构选择以私募形式参与区块链项目投资。在私募中,合格投资者通过加密货币购买协议来买进代币,常见的是 SAFT 合约。
SAFT 合约扮演了代币期权合约的角色,一旦区块链网络部署完成,期权就可以兑现成代币。这样,初创企业不需要出售其股权,只是卖掉作为区块链项目的一部分代币的部分期权。期权兑现可能会在 ICO 后几年才会实现。
代币预售和 SAFT 合约的增多,反应出风险投资机构不想被加密世界抛弃,他们渴望从加密货币经济中分得一杯羹。
值得注意的是,CBInsight 曾经做过统计,2017 年上市的那些初创公司,从首次风投融资到上市的平均时间约为是 9 年。相比之下,代币可以很快上交易所交易 常常是在主网上线前就可以交易,带来极快的流动性。SAFT 合约可能在一到两年内实现代币兑现,给风险投资机构带来较快的流动性。
很多风险投资机构的资产委托协议限定了必须投资于特定的资产领域,即未上市公司。 SAFT 合约和某些预售可能成为这些机构投资代币的途径,同时不背离相关资产委托,而他们如果从交易所或者直接通过 ICO 购买代币,存在违背了这种委托协议的风险。